學校園地

學校園地

小小歷史學者培訓計劃-培育未來史學人才

「小小歷史學者培訓計劃2024-2025」已於2025年7月5日至6日於長春社舉行隆重的閉幕禮暨學員成果展覽。是次活動由教育倡行主辦,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陸國權中華文化傳承研究基金協辦,並獲得饒宗頤文化館、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長春社、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香港樹仁大學田家炳孝道文化教研中心、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等多個機構鼎力支持與協辦。
計劃踏入第三屆,吸引了本港近60所學校踴躍參與,最終共有來自44所學校共120名中二至中四學生成功入選。計劃宗旨在於透過多元化歷史研習活動,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歷史研究技巧,並激發他們對歷史及文化議題的深入興趣。

親身實踐,啟迪歷史研習技巧 
 



計劃透過由香港歷史學者彭淑敏教授、姜鐘赫教授專題講座啟動,配合實地考察、文物導賞及策展實踐等多元方式,讓學員親身體驗並深入了解本地、中華及大灣區歷史與文化。主辦機構更與保良局歷史博物館及香港潮屬團總會等合作,提供專業培訓活動,助學員進一步掌握歷史文化探索與一手史料研習技巧;及由區志堅博士分享口述歷史注意要點。
  


探索中銀香港歷史與文化 
活動亮點之一是學員於4月份參觀中國銀行大廈11樓「行史館」。透過專業導賞,學員深入認識中銀香港在香港歷史發展中的重要角色與貢獻,啟發他們思考本地經濟發展、建築保育及歷史傳承等議題,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文化保護及推廣工作。

策展展覽,呈現文化遺產與建築多元面貌 
為培養學員策展能力,計劃更安排學員到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參觀及參與策展工作坊,隨後運用所學知識籌備展覽,展示研習成果。
主辦單位與長春社合作,於閉幕禮期間同場舉行非遺日成果展覽。參與學校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香港歷史建築兩大範疇,自主研訂主題,設計特色展板及展品,並結合實地考察、一手史料及口述歷史等多元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當日更特邀香港中草藥學會介紹中草藥文化;李飛鏢師傳展示舞麒麟技藝,及趙聿修紀念中學學生擔任非遺大使,展示燒箔畫技藝。
展覽期間,各參賽隊伍積極向嘉賓評審講解研究成果,評審團則根據研習方法、主題理解、視覺呈現及口頭匯報技巧進行評選,並由最終入圍的七所學校進行現場匯報,競逐各大獎項。其中何文田官立中學的「打小人」榮獲全場最佳隊伍獎及非遺組別最佳隊伍獎;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則以「校舍建築」主題獲得歷史建築組別最佳隊伍獎。





主辦機構期望透過這項資優歷史教育計劃,為學生提供豐富且具啟發性的學習體驗,讓他們更深入理解歷史與現實的緊密聯繫。未來將繼續推動計劃的發展,期盼更多學校參與,令更多學生從中獲益。

得獎名單
中華文化承傳大使獎
yes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戚立言
yes 何文田官立中學        馬梓浩
yes 衞理中學               林亮羲
yes 迦密主恩中學        劉曉南
yes 九龍真光中學        曾詩然
yes 文理書院(九龍)         吳紫雪
yes 風采中學               郭諾婷
yes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蔣綽恩
yes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黃天悦
yes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何宜燊

ECzone網上最受歡迎歷史研習方案獎 
yes 何文田官立中學
yes 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
yes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全場最佳隊伍獎
何文田官立中學

非遺組別最佳隊伍獎
何文田官立中學

歷史建築組別最佳隊伍獎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歷史建築組別傑出研習獎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九龍真光中學

非遺組別傑出研習獎 
衞理中學
文理書院(九龍)

非遺組別優異研習獎
迦密主恩中學

 

© 2025 ECzone. 版權所有.

最佳瀏覽瀏覽器類型和版本:iOS 12+、Android 10+及最新版本的 Chrome、Firefox 和 Edge
eczone